知名专家推荐
导读:看肛肠科的病人,医生一般都会提醒:“一定要情绪稳定,心态开朗。”但这句话很少被人重视。其实这句话才是最重要的。
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胰在内的消化系统,就像一台极为精密的仪器,各个部位各有分工,蠕动、压力、血流、温度、消化、吸收、分泌......共同应对体内外各种变化。不管哪个部位出错、哪个环节出现异常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莫让坏情绪搅乱你的肠道
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情绪的波动大,导致内分泌失调,肠胃功能紊乱。据一项调查显示:不论是健康人还是肛肠疾病患者,有不良情绪出现时肠胃蠕动都会呈不规律状态。
在悲伤、沮丧、失望时蠕动会增加而导致腹泻;在惧怕与沮丧时,结肠黏膜的颜色会变苍白、无收缩活动;在生气、埋怨和有敌意时,黏膜色泽变红、收缩活动增加。而且情绪和便秘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人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突然腹痛、腹泄,二是本来准备排便突然便意全消,当情绪恢复正常或引起情绪变化的原因消除后,大便也随之恢复正常,这样次数过多便会引发便秘。
半个世纪以来,医学专家和心理学家从各方面对肛肠疾病特别是对便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一致认为心理因素是这种疾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好的心情才会有好的身体,所以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情绪变化。季羡林教授曾经有一句话就是对肛肠疾病患者忠告: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
预防情绪带来肛肠疾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放松自己的心情,莫让烦恼纠缠于你。
第二、清理思想垃圾。心里不要装太多乱七八糟的事,思想负担过重就会形成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其实是一种无形的作用力,作用到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使得各个器官都不能正常地运转。
第三、吃饭的时候保持心情愉悦。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高兴时,粗茶淡饭也香甜;烦躁时,纵有山珍海味摆在面前,还是苦涩难咽。可见,胃肠的功能对情绪非常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