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推荐
导读:肠病是对人体健康最具威胁的病症之一。世界病症研究基金会最新研究发现,经常食用加工过的肉制品将大大提高人们患肠病的风险。如果人们每天食用一根香肠或三片熏肉,患肠病几率将增加20%。
证据证明:食用加工肉制品易诱发肠病!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援引基金会医学顾问马丁·怀斯曼的话报道,专家已有确切证据证明,食用加工肉制品与患病有密切联系。“当人们面对熏肉、火腿或香肠时,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一点儿也不吃。”
加工肉制品由腌、熏、晒、烤或添加化学防腐剂等方式制成,包括火腿、熏肉、香肠、热狗等。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几种致病物质,其中包括亚硝基化合物。
世界病症研究基金会的医学专家发现,如果人们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坚持合理饮食、不吸烟、不酗酒等,病症发病率可能降低50%。人们可以用低脂的鱼肉、鸡肉和含蛋白质丰富的豆类取代熏肉和香肠。经常食用含纤维素丰富的水果和蔬菜也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除注意饮食外,人们还应该经常运动、防止肥胖,并减少酒精摄入量。
肛泰专家提醒:大肠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宜宾肛泰肛肠医院院长罗时伟教授指出:近年来,大肠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势头。大肠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患者战胜病魔至关重要。因此,有大肠病病前病变者等六类高危人群,应从40岁起每3年到5年接受一次大肠病筛查,从而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 有家族肠病遗传病史的人群。
2. 本人得过恶性恶化者,尤其是已经患过肠病的人群。
3. 结肠息肉患者。
4. 30-40岁以上有消化道疾病症状的人群。
5.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6. 来自血吸虫疫区、患有血吸虫病的患者,由于死的血吸虫卵沉积在大肠黏膜,经刺激会造成病变。
肛泰医院的罗时伟教授介绍:一般来说,早期大肠病没有特别症状,一般表现为大便带血、便后滴血、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变细、下腹不适、贫血等症状,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肛肠专科医院检查治疗,及早排查出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