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肛泰肛肠医院
您当前位置主页 > 痔疮 > 痔疮 > >

痔疮性便秘的中医治疗

  

 便秘患者中,由痔疮所致者占有很大的比例。因为肛门周围静脉比较集中,便秘时,大便因缺少水分而变得干硬,解便时比正常用力更大,导致肛周静脉严重淤血从而形成痔疮。痔疮形成后,由于大便秘结干燥,排便时,往往会出现肛周疼痛,患者因害怕疼痛而不愿排便,使本来秘结的大便因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分吸收,而更加秘结干燥。排便还将严重地损伤肛门周围的豁膜组织,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治疗便秘的同时必须治疗痔疮,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医治疗痔疮性便秘多以寒热虚实为纲,进行辨证施治。

1、大肠实热型

症见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便时出血较多,滴血或射血,或内痔脱出,灼热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洪数者。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常用凉血地黄汤合槐角丸加减,或服痔凄合剂。

2、湿热下注型

症见肛门红肿胀痛,下坠,坐卧不安,大便干燥,内痔脱出,或便血色暗,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者。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选方常用止痛如神汤加减。

3、气滞血淤型

症见肛门肿胀,皮肤色紫,淤块疼痛剧烈,内痔嵌顿,表面紫暗,糜烂,便秘渡黄,或胁痛心烦,舌质紫暗,或有淤斑,苔黄,脉弦数者。治宜活血祛淤,行气消肿。常用活血散淤汤加减,或用血府逐淤汤,加地榆。

4、气虚下陷型

症见肛门坠胀难受,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内痔脱出或脱出后不易复位,便血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缓无力或细弱者。治宜补气升陷。选方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地榆。

5、阴虚肠燥型

症见头晕咽干,五心烦热,盗汗,大便秘结,便时肛门疼痛,痔核下脱,滴血,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者。治宜养阴润燥。

看看大家都关注什么?

在线预约专家号(杜红梅 ,仅限10个名单)

  • (本网站已加密,绝对保障个人隐私)
  • *就诊姓名:
  • *联系方式:
  •  预约科室:
  • *病情描述:
咨询在线专家
快速预约通道
QQ在线咨询
免费电话咨询
关注公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