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推荐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从事消化内科专业工作38年。
杨忠:副主任医师 原医院肛肠科主任,对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贺桐 主任医师 从事肛肠疾病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公派英国圣马克医院交流学习
徐 东,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在湖北省一院、同济医院进修学习普外科、肛肠科。
邹宪法 擅长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肛肠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
长运用中西结合医治疗痔疮、便秘、便血、肛瘘、直肠炎等各种肛肠疾病
姓名:陈小林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疾病、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功能性及炎症性胃肠疾病等
胡云金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肛门疾病大多数都有出血情况,但肛门出血未必都是痔。所以,需排除容易混淆的疾病。
(1)直肠恶变。本病可能有肛门坠胀不适感,并有便血史,但便血为黏液血便,且与大便相混,为暗红或果酱色。多数直肠恶变在指诊时,在齿线上可摸到直肠管壁上质地较硬、边缘不整齐、活动性差、并向肠腔突出的肿物,肛门直肠镜硷连可见突出的肿物,多呈菜花状,伴有溃疡或出血,取活体作病理学检查,即可确诊。
(2)低位直肠息肉。直肠良性恶化,多见于儿童,主要症状也是微创微痛性便皿,低位带蒂息肉可脱出肛门外,如一带柄的“红樱桃”。可予电灼或套扎切除,预后良好。
(3)肛裂。便血伴有剧烈肛痛是其特点,并多有便秘史,而内痔便血时一般不痛。查肛可见肛缘前方或后方有纵行破裂口或溃疡,而裂口远端有增生的结缔组织性外痔,犹如肛裂的“哨兵”,常被形象地称为“前哨痔”。
(4)直肠脱垂。易误诊为混合痔,但直肠指检时发现有括约肌松弛-俗称“脱肛”。
(5)肛乳头肥大。位于齿状线上,锥形,表面呈白色,不常出血。
(6)消化道出血。临床颇易被误认为痔出血,需加以鉴别。痔出血特点是随粪便滴血或射血,血色鲜红,与粪便不混合;下消化道出血原因众多-有炎性、恶化性等,出血多为脓血或黏液血便或伴有坏死组织,与粪便混合。确诊需行乙状结肠镜检,粪便致病菌培养,钡剂灌肠双重造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