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推荐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从事消化内科专业工作38年。
杨忠:副主任医师 原医院肛肠科主任,对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贺桐 主任医师 从事肛肠疾病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公派英国圣马克医院交流学习
徐 东,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在湖北省一院、同济医院进修学习普外科、肛肠科。
邹宪法 擅长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肛肠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
长运用中西结合医治疗痔疮、便秘、便血、肛瘘、直肠炎等各种肛肠疾病
姓名:陈小林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疾病、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功能性及炎症性胃肠疾病等
胡云金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内痔鉴别诊断:内痔的鉴别主要与直肠出血性病变和脱出性病变加以鉴别。
一、脱出性、病变的鉴别
1、直肠息肉脱出:常见于儿童,脱出息肉多是单个的,有蒂,质坚实,活动范围广,表面呈肉红色,容易出血,可还纳。
2、内痔脱出:常见于成年人,脱出内痔多是环形,大小不等的粘膜结节,有纵沟,表面呈红色或紫红色,柔软,无触痛,容易出血,容易还纳。
3、肛乳头肥大脱出:常见于成年人,脱出的肛乳头多是单个的,呈三角形或乳头状,表面为上皮覆盖,黄白色,质稍硬,有触痛,无出血,可还纳。
4、直肠恶变脱出:常见于40岁以上者,脱出恶化表面凸凹不平,溃疡呈火山口样或菜花样,质坚硬,恶化与周围组织浸润或固定,有粘液性血性分泌物,疼痛,不容易还纳。
5、直肠脱垂:在儿童中常见直肠粘膜脱垂,在成年人多见直肠全层脱垂,脱出的直肠粘膜或直肠呈圆柱状,有环状沟,表面光滑柔软,为正常粘膜色,分泌粘液,很少有出血,无触痛,可还纳。
二、便血性、病变的鉴别
1、内痔出血:多见于成年人,周期性微创微痛性便鲜血。以滴血、喷射血为主。
2、直肠息肉出血:多见于儿童,慢性微创微痛性便带鲜血,常温有粘液,如息肉自然脱落,可大量便鲜血。
3、肛门直肠静脉扩张:常表现为下肢表浅的静脉扩张瘀血,肛门直肠静脉扩张瘀血,易持续性出血。多发生于儿童。
4、直肠恶变出血:多见于40岁以上者,可有排便不畅,便次增多,里急后重,经常脓血便等,偶尔恶化破溃有大量便鲜血。
5、肛裂出血:多见于青壮年人,排便中和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粪便带鲜血或滴鲜血,多因便秘而出血,出血与肛门疼痛是一致的。
6、溃疡性直肠炎出血:多见于20~40岁者,左下腹部阵发性疼痛,便次增多,粘液血便。直肠镜检查,可见直肠粘膜充血,溃疡、糜烂。
7、直肠血管瘤出血:多见于成年人。每1~2年发作一次,突然大量便鲜血,常混有紫色血块。直肠镜检查,可见直肠粘膜有扁平、柔软海绵状出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