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推荐
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从事消化内科专业工作38年。
杨忠:副主任医师 原医院肛肠科主任,对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王贺桐 主任医师 从事肛肠疾病临床治疗及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公派英国圣马克医院交流学习
徐 东,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曾在湖北省一院、同济医院进修学习普外科、肛肠科。
邹宪法 擅长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肛肠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
长运用中西结合医治疗痔疮、便秘、便血、肛瘘、直肠炎等各种肛肠疾病
姓名:陈小林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食管疾病、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功能性及炎症性胃肠疾病等
胡云金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四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痔疮、肛裂、肠炎等都是常见的肛肠疾病,虽然属于不同的病种,但它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状,那就是:便血。现实中,很多人对便血都已经习以为常,认为肯定是痔疮导致的,其实这是错误的。便血还有可能是肠息肉、肛裂、肠炎、肠恶变等疾病的症状,因此出现便血后,患者忌忽视“四项检查”。
1、忌不做肛门指诊。肛指是便血体验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肠恶变,其中直肠恶变占60%,而直肠恶变又多位于直肠下段,约有70%的直肠恶变,可以通过直肠指诊触及,是及时发现直肠恶变的一种可靠而又简便的方法。若扪及肿物及指套染血或脓血,则应考虑直肠恶变、息肉病等。
2、忌不做肠镜检查。当患者出现便血时,一定要找到出血灶,不能因为病人便鲜血,简单做一下指诊触及内痔,就断定是痔出血,而应做肛门镜检查,确定痔粘膜是否有出血点或出血倾向。若痔粘膜没有出血迹象,则应建议患者进一步做乙状结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必要时在镜下取活检,以明确诊断,避免遗漏恶性疾病的诊断,而延误治疗。
3、忌不做腹部检查。对于炎性肠病等,腹部检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溃疡性大肠炎可在左下腹部触及香肠形肿块,为挛缩而增厚的结肠。克隆病可在右下腹触及固定性包块;腹部坚硬而边缘不整齐的肿块常见于晚期结肠恶变,乙状结肠血吸虫性肉芽肿左下腹可触及增厚变硬的肠管。
4、忌不做化验检查分析。
1、粪便检查:对于粘液血便的患者,应检查便常规,镜检阿米巴原虫、血吸虫卵。怀疑感染性肠病者,应做粪便细菌培养查找致病菌,以便针对致病菌选择抗菌要物。
2、血及骨髓检查:便血的患者,若伴有全身性皮下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应考虑出血性疾病。要做血小板计数、凝血机制以及骨髓涂片等方面的检查。
3、纤维结肠镜检查:下消化道出血,除了明确的肛裂、痔疮出血以外,其他部位的出血病灶,一般都需要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来确诊。对于肠腔粘膜表面的病变,诊断率很高。但临床上有一类患者,大肠恶化与痔疮同时存在,常因把便血归咎于痔疮,忽略了纤维结肠镜检查,从而导致误诊。当“痔疮”久治不愈、持续便血时,应建议患者做结肠镜检查。
宜宾肛泰肛肠医院专家提醒说:便血作为一种症状,往往可以反映出身体某些方面的疾病,而且不同疾病导致的便血,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差别,因此患者切不可把便血当成痔疮特有的症状从而忽视了其它疾病的治疗,导致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