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推荐
大便出血是很多肛肠疾病都会出现的症状,但往往却被人们忽视。宜宾肛泰肛肠医院专家指出,很多人只知道大便干燥时,由于肛门被撑裂而出现便血,在日常生活中这也很常见,但是,在大便不干燥的时候,肛门也会出血,甚至是比较多的血,这可能就是直肠病变导致的。导致大便出血的原因较多,大多都属于肛肠科疾病,根据便血的性状和伴随症状有所不同,那么导致便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导致便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氏病,均为原因不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年青人。以粘液血便为主要症状,粪便中出血液、脓液和粘液。一般出血量不多,并有腹痛、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或伴有消瘦、乏力、低热、贫血等全身症状。
2、肛裂,也是大便便血常见的原因,特点是血色鲜红,一般出血量较少,多以手纸染血为主,伴有排便时肛门剧烈疼痛,便后疼痛稍有缓解,复又开始剧烈疼痛,常疼痛持续数小时。但是在临床上也见到少数肛裂患者,仅伴有轻微疼痛或者无痛,也呈滴鲜血的病例。
3、肠息肉,多见于青年,儿童次之,出血量多少不等。肠息肉一般无痛,肠息肉体积较大,位置较低或者出血量较多时,便血不与大便相混,附于大便的表面。若肠息肉位置较高,血液常与大便相混。
4、痔疮是便血最常见的原因,这种便血发生在排便过程中或便后,血色鲜红,血与粪便不混和,呈点滴而下,也有喷射而出,出血量可大可小,可以自止,有些还呈现出一定周期性。一些患者在排便用力怒挣时,有小肿块由肛门内向外凸出,但无肛门疼痛。肛裂引起的便血在临床也较常见,血色鲜红,滴出或手纸擦血,与痔疮不同的是常在排便后有肛门剧烈痛疼。
5、肠道恶化中,直肠病由于位置较低,其引起的便血与痔疮出血最为相似。便血呈鲜红色,成滴状附于大便表面,但大多在血中或便中混有粘液和暗色血块,并伴有恶臭,呈持续性,在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和全身消瘦,大便次数增加,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根据这些可以初步与痔疮加以区别。
此外,一些比较少见的疾病,如肠伤寒、肠结核、肠套叠等,也会有便血的症状发生。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机制紊乱、胶原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见的传染病如鼠疫、斑疹伤寒等,都会出现便血。但在这些疾病中,便血仅仅是全身出血的一部分,便血的同时,会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现象,因此,鉴别起来并不困难。
温馨提示: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应该都对便血的原因有所了解了吧。宜宾肛泰肛肠医院专家提醒大家,很多其他肛肠类疾病都会有便血的现象,所以一旦出现便血的情况,疏忽不得,一定要及时咨询专家,或者直接到正规医院就诊。